查看原文
其他

广大附校长欧卫国: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好中学的责任使命

广报求学 广报求学 2024-04-27

点个星星再看吧




栏目语


《教育名家面对面》栏目全面升级,围绕“如何培养人”这一主题,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顶尖名校的校长进行访谈,并制作访谈视频精华。


他们除了阐述教育理念之外,也针对近期的教育热点及热词,如“被‘圈养’的学生”“教师减负”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”“学生心理健康”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。


系列访谈视频即将推出,敬请关注。




本期我们对话的是

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欧卫国



日前,广州大学附属中学(以下简称“广附”)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(2024-2026)。广州仅三所公办学校入选。近年来,广附学子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表现卓越,进步迅猛,今年共斩获8枚国赛决赛奖牌。


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何经验举措?近日,广报求学“教育名家面对面”栏目专访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卫国,听他解读广附如何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践行责任担当,多维度落实因材施教,让每位学生快乐而不断进步。




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宜面向所有学生建立正确认识,避免催生“鸡娃”生态


广州日报:从2021年成立“创新中心”支持竞赛生成长,与多所高校建立人才共育基地,再到近年多位学子斩获学科竞赛奖牌,广附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动作不断,成绩突出。为何学校如此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?在您看来,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是什么?


欧卫国: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近年来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。其实,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不玄乎,根本内涵就是因材施教。1000个孩子中,可能有这样的2到3个孩子,他们在智商、天赋、情感、意志等方面都有超常的表现。他们散落在各所小学中,有的在小学阶段就闪闪发光,也有的可能尚未被发现。


从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,我们应该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将这批人才发掘出来,进行潜能激发,系统培养,包括与大学建立大中衔接培养体系,为他们提供升学成长的通畅通道,进入知名高校与专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共研创新等等,从而进一步夯实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。


一所好中学,有责任与使命去识别、选拔、培养这些学生。根据我们近几年的课题研究和实践经验,这些孩子可能在小学高年级就崭露头角,对他们而言,常规课程已经不具备难度,他们有能力学习更高年级更难的课程。因此,我们在广大附中教育集团内部,建立了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,将这些孩子识别选拔出来,并提供系统科学的连贯培养。


广州日报:在普通家长眼中,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常与“卷”“鸡娃”“起跑得越早越好”联系在一起。“五大学科竞赛”热度不断升温,有些家长将之视为升学通道,希望孩子通过这一赛道进入知名高校,对此您有何看法?


欧卫国:我们并不赞成“起跑线前移”、盲目“鸡娃”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,首先要求人才具备天赋,有拔尖的基础。这一群体在人群中占比很低,因此并不适合面向所有学生群体去实施,也不应导致整个社会形成“鸡娃”生态,催生家长的焦虑心态。


我认为,拔尖创新人才培养,更多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担起的责任和使命,而不宜扩大到整个社会。是否可以考虑由相关部门牵头支持,鼓励头部中学进行探索实践,让学校的专业团队去构建人才识别与选拔的系统,有针对性地投入力量,将其官方化,而不是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交给家长,甚至社会上的某些机构,从而导致出现一种不该有的焦虑氛围。


家长们也要建立正确的认识与期待。孩子们的成长发展路径是多元的,如果孩子在竞赛方面有拔尖潜质,家长可支持学校好好培养孩子;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禀赋在其他领域,就支持他们走出属于自己的路,成为最好的自己。


建立从识别到培养连贯体系助拔尖创新人才有发展后劲


广州日报: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和资源支持。在这一方面,广附有何探索措施与经验心得?


欧卫国:我想再次强调,包括学科竞赛在内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,不是适合所有人的。但我们为有潜能有兴趣的学生,提供尝试的机会。例如,在初中阶段我们聚焦强基,强调数学、物理、信息学科的学习。数学是科学之王、创新之基,因此我们通过数学学习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识别和选拔,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有兴趣、有潜能。


如果孩子既有兴趣,又有能力天赋,我们就提供几个发展方向,包括五大学科竞赛、科创等专业的培养路径。到了高中阶段,对这些孩子来说,社团和兴趣课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天赋和能力水平,他们需要进入专门的班级,由专门的导师带领,上更专业的课程。


今年,我们在五大学科竞赛方面有几十位同学获省一等奖,其中三分之一是高一的学生。因为他们在初中阶段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在未来两年多的学习中,我们也更有信心将他们培养成才。


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。目前,我们学校有五六十名竞赛教练,数学老师也特别多,占师资队伍比例达1/5。雄厚的师资力量,保障这些孩子在广附高质量地发展成长。


我们也在平台建设、路径搭建上持续发力,为有志于竞赛、科创的孩子打造专门的学习空间,如竞赛课室、科创实验室等等。学校和北大、清华、中科大、中大、华工等知名高校,搭建大中衔接培养的通畅通道,让有潜质的孩子进入大中衔接课程,有机会到高校实验室做实验、见识前沿科技,发现特长,及早定位,投入精力。学校为他们个性化定制课表,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常规课程与大中衔接课程。


广附位于广州大学城的中央,与12所高校为邻,高校的众多高科技场所,如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就是学生经常去的科学探索基地。位于广州大学城的“全球最大的科学中心”——广东科学中心也与学校合作共建,学生随时可以去学习实践。广附一直努力给这些优秀的孩子创造更多机会,提供更好的平台、更大的空间,促进他们成长进步,为他们未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打下坚实基础。


有老师的引导、平台的支持、专业的教学,他们在中学阶段打下坚实基础,进入大学后也能继续释放潜能。广附2018届毕业生叶皓天同学,曾在全国数学奥赛中拿下全国第七,在高考中排名省前30名,到了北大后又成为十大“学生年度人物”之一。正是因为他在中学阶段得到了良好的培养,有较深积淀,到了顶尖高校依然能够出类拔萃。


以生为本搭建多元平台促进所有孩子各得其所


广州日报:广附的校训为“做最好的自己”,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、天赋、潜能。学校如何因材施教,让有着不同志向的孩子都有宽阔的发展空间?


欧卫国:要办一所好学校,我们不能只盯着几十名有拔尖潜质的孩子,而要考虑所有孩子的需求和成长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因材施教,但也只是因材施教的其中一个方面。广附致力于给所有孩子提供丰富多元的成长平台。


例如每年在高一年级,我们都选出有美术兴趣的孩子,进行专门的美术培养;有的学生在初中就获得了国家二级、一级运动员乃至运动健将称号,我们也将这些高水平的孩子发掘出来,提供平台促进他们特长发展。


我们希望办一所让所有孩子感到快乐的学校。首先在生活保障方面,今年暑假,我们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升级改造,出发点就是让孩子们住得更好,吃得更好,玩得更好,学得更好。所有学生宿舍都进行了装修升级,装了电梯;校园内所有洗手间都达星级水平;饭堂全面升级改造,保证每天为学生提供超过100个品种美食。


校园里建了许多“口袋公园”,每个角落“颜值”满满;打造了高水平科创实验室,配置最新的3D打印机、激光切割机、数控机床等,让学生在其中进行科技探索、实践研究;包括学校原有的活动小舞台、文创中心、学生咖啡厅等,都是为了营造温暖、宜学、宜居的环境,希望让所有学生在校都是快乐的。


其次,我们追求让每一个孩子各得其所。有的孩子喜欢艺术,有的偏爱体育,有的擅长文学。我们要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成长的平台,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他们在活动中实践,找到兴趣和特长,沿着他们所期盼的路径成长。九月开学至今,我们举行了体育文化节、英语文化节、班主任节,还有广附达人秀、配音大赛、成人礼、广附春晚等等。


一个学期中至少有五六场大型活动,丰富校园生活,让所有孩子在活动中成长。我们办学必须为了全体学生,面向全体学生,而不是一小部分,我们希望所有的“一小部分”都能各得其所,快乐而不断进步。


广州日报:在外界口中,广附以管理严格著称。平时学校对军训、国防教育等也非常重视,这源于怎样的育人理念?


欧卫国: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,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学校优秀而独特的文化氛围的滋养中健康成长。国防教育是广附的优良传统。作为一所在部队怀抱中诞生的红色学校,广附弘扬历史文化,传承红色基因,办好国防教育,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树立正确价值观,拥有坚定的思想底色。


我们目前正在设计广附的“毕业生形象”,重点研究“培养怎样的学生”。之前我们已提出培养新时代的“五好”学生,“思想好、品德好、学习好、身体好、心理好”。在“三好学生”标准的前面增加“思想好”,就是希望培养孩子爱党爱国,有社会责任感,有正确的理想信念。一个人要成功成才,路途漫长,需要坚定的意志、坚毅的精神、不懈的努力。


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,我们特别强调对孩子们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,孩子们心中有家国,才能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。在“身体好”后加一个“心理好”,就是希望孩子们心态阳光、胸怀广阔、乐观向上、勇敢坚强,这是广附国防教育所希望给孩子们的底色。


我们也提出,“广附人”要具备“六气”:朝气、灵气、勇气、锐气、正气、大气。既要悦纳自我、斗志昂扬,也要文明友善、尊重他人,还要勇敢坚毅、敢于担当、胸怀天下。在广附文化的熏陶下,如果孩子们都能按照这些培养目标成长,相信他们都将成为优秀的人才。


广州日报:广大附中教育集团成员校数量众多,遍布广州市内外,“广附系”学校在传承总校理念的同时也百花齐放。接下来学校在教育集团化方面是否还会“扩容”?


欧卫国:作为广州市市属重点学校,广附成立教育集团的目的,是希望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,带动广州各区以及帮扶其他市外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,让好教育进入千家万户,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追求。


现在广大附中教育集团已有了一定的规模,暂时不会再扩张,将集中精力把现有的成员学校办得更好,把校本部的优良作风、优秀做法“有机复制”到各成员校,发扬光大,同时打造成员校的个性化特色。我们向每个成员校强调,广大附中办的学校一定是最好的学校,这也是各成员校的办学目标。


十年前,白云区的金沙洲地区教育资源薄弱。现在,我们在金沙洲办的广大附中实验中学被很多家长称为“金广附”,是白云区乃至广州市初中的龙头学校,很多学生都希望入读,整体上带动和提升了金沙洲的区域教育水平。这个例子可以佐证,集团化办学能将优质教育资源带到薄弱区域,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读上好学校,推动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。


来源:广州日报·新花城客户端

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林欣潼、刘晓星

广州日报·新花城编辑:谢泽楷、王婧、曾俊、林欣潼







“广州日报小记者•香港研学团”寒假营招募报名中!


让课间十分钟回归正常,到底有多难?

本地生源要占70%,广州中职会变成普高翻版吗?


广州这些名校的特色班,都招什么牛娃?


物理国赛广东14金9银,广州有学子保送清北!


扫码加入广报求学备战中考

获取最全升学信息⬇️

分享收藏点赞在看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